宝积寺(其四)原文及翻译

宝积寺(其四)

明-释今无

才沿峻壁还,寻溪意未閒。

日光先透石,树势欲争山。

花是仙源异,头从玉塞班。

廿年辛苦意,凄折对松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宝积寺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与内心感受。首句“才沿峻壁还”开篇即以“峻壁”展现山势之险峻,暗示了旅程的艰难。接着“寻溪意未閒”则透露出诗人虽已到达目的地,但心中仍充满探索的欲望,不愿停下脚步。

“日光先透石”一句,通过光线穿透岩石的景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光影变化,也象征着光明穿透黑暗,寓意着真理或希望的显现。而“树势欲争山”则以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树木与山峦之间的竞高,既表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也暗含了诗人对生命力的赞美。

“花是仙源异”一句,将花朵比作来自仙境的奇异之物,不仅赞美了花的美丽,更赋予了它们超凡脱俗的气质,仿佛是大自然的灵性体现。最后,“头从玉塞班”可能是指头饰或某种装饰品,此处用以形容花的精致与华美,进一步强化了花朵的非凡形象。

“廿年辛苦意,凄折对松关”则是全诗情感的集中体现。诗人回顾了自己二十多年的努力与艰辛,面对松林间的关隘,既有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也有对未来道路的期许。这里的“凄折”二字,既表达了对过去不易的感伤,也蕴含了对未来的坚定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释今无(明)

相关古诗词

宝积寺(其五)

明-释今无

斜阳明谷口,金色忽离披。

病久骨先弱,乍閒意便宜。

窗窥人上岭,枕听鸟呼儿。

更欲探奇去,扪苔读古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宝积寺(其六)

明-释今无

又逐晨鸡去,相将甲马还。

去如愁故国,忙亦累名山。

云势宜长夜,峰皱失旧颜。

溪光兼树影,疑惑不能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朱孔晖澹归俗婿也来自武林时澹归与予度夏海幢孔晖因从予品戒于其归送诗三章(其一)

明-释今无

廿年怀骨肉,万里向江湖。

空有金人梦,全成铁佛图。

家园沈定水,眷属隐衣珠。

但立门人后,西风绕碧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朱孔晖澹归俗婿也来自武林时澹归与予度夏海幢孔晖因从予品戒于其归送诗三章(其二)

明-释今无

俗缘忽已断,亲入丈人峰。

话堕疏林月,情消午夜钟。

秋波归路阔,别思客心重。

谁识团圞意,庞家尚觉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