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歌原文及翻译

垓下歌

明-陶益

有客有客来江东,说剑论交志气雄。

千杯入手快意尽,不惜万死求建功。

杀青标名非所怿,但愿将坛高百尺。

简书亲承顾重荣,金印煌煌照日赤。

能令四海一时清,信是男儿那虚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垓下歌》由明代诗人陶益所作,展现了慷慨激昂的英雄气概与对国家统一的深切渴望。

首句“有客有客来江东”,描绘了一位客人从江东而来的情景,预示着即将展开一段不平凡的故事。接着,“说剑论交志气雄”点明了这位客人不仅带来了剑术的交流,更带来了豪迈的志向和勇气,暗示了他可能是一位有着远大抱负的英雄人物。

“千杯入手快意尽,不惜万死求建功”两句,生动地刻画了这位英雄在饮酒中释放豪情壮志,不惜一切代价追求功业的决心。这种不顾生死的豪情,体现了他对事业的执着与献身精神。

“杀青标名非所怿,但愿将坛高百尺”则表达了英雄对于名声的淡泊,他更希望能在战场上建立一座高耸的军营,象征着他的功绩与威望。这反映了英雄内心深处对于功业的追求,以及对军事成就的重视。

“简书亲承顾重荣,金印煌煌照日赤”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英雄在朝廷中的地位与荣耀,通过“简书”(古代文书)和“金印”(象征官职与权力)的描述,展现了他受到君主亲自赏识和重用的场景。这里的“金印煌煌照日赤”,不仅形容了金印的辉煌,也寓意着英雄的权力与光辉如同日中之赤,照亮四方。

最后,“能令四海一时清,信是男儿那虚生”表达了英雄对于国家统一与和平的强烈愿望。他相信自己能够实现这一目标,认为只有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的有意义、有价值的。这两句不仅是对英雄个人抱负的总结,也是对当时社会普遍价值观的一种反映,即对国家统一与和平的向往与追求。

综上所述,《垓下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代英雄人物的豪情壮志、对功业的追求、对国家统一的渴望,以及对个人价值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充满激情与理想主义色彩的佳作。

陶益(明)

相关古诗词

子夜四时歌四首(其一)

明-陶益

清晨步远庄,桑露湿衣裳。

共道眠蚕起,寻枝摘叶忙。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子夜四时歌四首(其二)

明-陶益

采采入江围,莲船掩夕晖。

祇愁风雨恶,不得傍潮归。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

子夜四时歌四首(其三)

明-陶益

砧声起碧空,河里浣花红。

照影入秋水,香囊裙带中。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

子夜四时歌四首(其四)

明-陶益

晓雪正飕飕,畏寒懒下楼。

何当仍盥栉,翠羽上貂裘。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